在國內人均壽命延長的背景下,人們對健康管理的需求持續提升,醫藥衛生行業作為銀髮經濟的重要領域,坡長雪厚。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通過指數投資把握醫藥衛生行業的發展機遇,是一個相對便捷的選擇。根據2023年年報披露數據,國內追蹤醫藥衛生板塊相關指數的ETF總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超70%。
醫藥衛生涉及子領域眾多,相關指數也各有側重。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中證醫療指數……從名稱來看,這些指數都是「醫」字輩,看起來似乎很相近,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
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中證醫療指數。從名稱上我們就可以發現,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這三隻指數相對側重醫「藥」,而中證醫療指數則相對側重醫「療」。
再從具體的行業分佈來看,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聚焦A股醫藥衛生行業龍頭,以醫藥相關子行業為主,行業分佈相對更均衡,製藥、生物科技、醫療保健設備與用品為前三大權重行業,合計佔比近80%。
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和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同樣以醫藥行業為主,但行業分佈相對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更為集中。
其中,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聚焦A股創新藥產業鏈龍頭,製藥為第一大權重行業,佔比近60%,其次為生物科技、生命科學工具和服務等行業,前三大權重行業合計佔比94%;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則聚焦港股通範圍內的醫藥衛生行業龍頭,製藥也是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行業,佔比約50%,其次為生物科技、醫療保健提供商與服務,前三大權重行業合計佔比近80%。
而中證醫療指數則更側重醫療行業,聚焦A股醫療器械及醫療服務龍頭,醫療保健設備與用品為第一大權重行業,佔比約50%,此外還包括醫療保健提供商與服務、生命科學工具和服務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