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厲的指責」
川普4日在其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發文,指責印度「在公開市場出售俄羅斯石油,牟取暴利」。上週,他在該平台發表長篇大論,談到俄羅斯和印度時說:「他們可以聯手摧毀各自已然衰敗的經濟。」
3日,川普的強硬派副幕僚長米勒出現在福克斯新聞上。環球網援引路透社報導稱,米勒表示:「川普明確指出,印度繼續通過購買俄羅斯石油資助這場戰爭是不可接受的。」川普可以對印度採取「所有選項」,包括外交、經濟等手段。報導形容,這番批評是川普政府迄今為止對美國在「印太地區」這個主要夥伴發出的最嚴厲批評。
與今年年初川普剛開啟第二任期時相比,兩國之間的熱情顯著消退。今年2月,印度總理莫迪成為首批受到川普接見的國家領導人之一,兩人還互相擁抱,並盛讚彼此「偉大的友誼」。印度官員堅稱,在川普公開發聲之前,俄羅斯甚至從未在貿易談判中被提及。
英國《衛報》報導稱,印美在地區安全和防務、雙邊貿易、情報、技術等各個領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美國印裔僑民的數量也日益增多。在「不結盟」外交政策下,印度幾十年來一直與俄羅斯保持密切的夥伴關係,同時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這一立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華盛頓的容忍。在川普發出威脅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伊斯瓦爾也重申了這一立場。
「我們與各國的雙邊關係本身就很有價值,不應從第三國的視角來看待。印度和俄羅斯擁有穩定且久經考驗的夥伴關係。」賈伊斯瓦爾表示。他在4日的聲明中還稱,印度轉向購買俄羅斯石油「實屬被動選擇」——俄烏衝突爆發後,傳統供應源被轉往歐洲,而美國當時為穩定全球能源市場曾明確支持印度此舉。印度進口旨在保障國民獲得可負擔的能源,屬於全球市場波動下的必要舉措。
印度前外交部長希亞姆·薩蘭在《印度快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直言不諱。「唐納德·川普第二任總統任期本應對印度有利。」他寫道,「結果他卻成了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