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短債標售的處境和挑戰
目前來看,隨著大量資金持續流入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眼下規模已高達約7.4萬億美元,當前美國財政部增發的國庫券需求預計仍將暫時充足,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
不過,對於貨幣基金經理而言,一個潛在的複雜因素是,業內已普遍預計聯準會最早將於9月重啟降息。
當降息被視為即將發生時——這種情況已持續數月。基金會傾向於延長其持倉的加權平均到期期限,更熱衷於持有利率更高且期限更長的國債品種。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主要投資於短期國庫券、回購協議和機構債務等證券的政府貨幣基金的加權平均到期期限,自5月以來一直保持在約40天,已接近歷史高位。
因此,美國銀行策略師Katie Craig和Mark Cabana認為,這意味著這些基金可能已沒有太多能力,拉長久期並吸收期限超過1.5個月的國庫券供給。
而Crane Data總裁Peter Crane則認為,目前尚無理由擔心貨幣基金對短期國庫券的需求會出現普遍下降,因為即使那些並非僅投資於國債的基金,也會利用這些證券來滿足日常流動性需求。
無論如何,大多數分析師目前預計,未來幾年美國政府都將存在巨大的借款需求,這表明財政部最終需要增加各期限債券的發行。
通過將債務發行結構向更多短期債券傾斜,美國政府可在不推高長期債券收益率的情況下增加借貸規模。當然,這一債券發行策略顯然也會因短期債務的快速周轉而存在一定風險。每次此類債務到期(至少每年一次)時,都必須以當時的利率發行新債務進行置換。若利率上升,財政部的債務負擔將加重。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短期國庫券在美國國債市場中的份額占比約為20%。這正是財政部借款諮詢委員會去年建議國庫券長期應保持的平均占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