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GDP比重或能達250%並不崩?傑克森霍爾論文:前提是……
根據上週末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未來美國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可能會達到250%,而債券收益率依然有望不會出現明顯上升,但前提是,美國政府能否盡快做出財政調整……
該論文由史丹佛大學的Adrien Auclert、明尼蘇達大學的Hannes Malmberg、西北大學的Matthew Rognlie和哈佛大學的Ludwig Straub等多位經濟學家共同撰文,詳細研究了財政赤字、政府債務和貨幣政策之間的關係。
他們指出,擁有儲蓄的大量美國老齡人口可能會考慮投資政府債券,這意味著政府有空間通過增加債務來為其額外支出融資。論文寫道,「在財政整頓實現之前,老齡化人口對資產需求的增長與為資助相關政府支出增長所需的債務發行增長之間,將展開一場競賽。」
論文寫道,若不進行重大調整,債務供應最終將超過需求,迫使利率上升。不過,在論文作者的基準預測中,仍有可能存在一條將長期債務規模推高至GDP的250%,而不會導致利率上升的路徑。
目前,美國國會於7月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已引發了美國輿論關於債務水平上升的危害及其對借貸成本潛在影響的辯論。截至2024年底,美國公眾持有的政府債務約佔GDP的97%。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1月發布的預測中曾表示,預計債務與GDP之比將在2034年底升至117%。而在《大而美法案》通過後,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這項立法將使該數字再提高9.5個百分點。
「我們的計算表明,到2100年,美國可以在維持與當前相同利率水平的情況下承受250%的債務與GDP比率。然而,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完成相當於GDP 10%或更多的財政調整,」他們表示。
論文指出,「(財政)調整推遲得越久,政府債務供應超過需求的程度就越大,最終使政府債務變得不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