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EC主席公布「代幣分類法」計劃,明確加密貨幣證券屬性監管新框架

  • 2025-11-13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Paul Atkins近日正式公布了其備受關注的「代幣分類法」計劃,旨在系統性地明確區分哪些加密貨幣應被歸類為證券,從而為數位資產監管提供清晰的指引。這一舉措標誌著SEC正以創新和結構化的方式推進對加密貨幣市場的監管,力圖在保護投資者與促進技術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Paul Atkins在闡述該計劃時強調,分類法將以「豪威測試」(Howey Test)為核心基礎。豪威測試源於1946年美國最高法院對SEC訴W.J. Howey公司一案的判決,該測試通過四個關鍵標準來判定某資產是否構成投資合同:是否存在資金投資、投資於共同企業、期望從投資中獲利,且利潤主要來自他人的努力。長期以來,SEC一直引用這一測試作為判斷資產是否屬於證券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加密貨幣這一新興領域,其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Atkins進一步解釋說,加密貨幣可以作為投資合同的一部分,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將永遠被定義為證券。他指出了代幣性質可能隨時間和使用場景變化的特點:一個最初作為證券發行的代幣,隨著網路去中心化程度的提高或功能轉變,可能逐漸失去證券屬性。這種動態視角反映了SEC對數位資產獨特性的認可,也暗示了未來監管將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

該分類法計劃的推出,是SEC對近年來加密貨幣市場快速發展的直接回應。隨著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的普及,以及各類代幣發行(ICO)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項目的興起,監管模糊性已成為市場發展的主要障礙。許多項目方和投資者對代幣的法律地位感到困惑,這不僅增加了合規風險,還可能抑制創新。通過建立清晰的分類標準,SEC希望減少不確定性,促進市場健康成長。

Paul Atkins還補充道,SEC將與行業參與者、法律專家和國際監管機構合作,確保分類法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這一過程可能涉及對現有證券法的重新解讀,以及對新興技術如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深入分析。同時,SEC計劃通過案例指導和教育倡議,幫助公眾理解豪威測試在具體代幣中的應用,從而提升整體合規水平。

業界對該計劃反應積極,許多專家認為這是數位資產監管走向成熟的關鍵一步。清晰的分類不僅有助於項目方設計合規的代幣模型,還能為投資者提供更透明的保護機制。然而,也有人士指出,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挑戰,例如如何平衡聯邦與州級監管、如何處理跨境代幣問題,以及如何避免過度監管扼殺創新。

總之,SEC的「代幣分類法」計劃代表了美國在數位資產監管領域的重要進展。它以豪威測試為根基,結合市場實踐,旨在構建一個可持續的監管框架。隨著計劃的逐步推進,加密貨幣市場有望在明確規則下實現更穩健的發展,同時為全球監管提供有益借鑑。未來,SEC的動態調整和行業回饋將共同塑造這一分類法的最終形態,其影響可能深遠而持久。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