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節課講了,礦圈最初的興起,繞不開兩個人,他們一個是南瓜張—張楠賡,另一個則是烤貓—蔣信予。如果說張楠賡開啟了一個時代,那麼烤貓就是將這個時代推向高潮的人。
故事依然要從2012年初開始說起。烤貓,原名蔣信予,從小可謂是父輩口中的「別人家孩子」。學生時代,他從湖南邵陽第一中學以優異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009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學位。到了2012年,烤貓已在耶魯大學攻讀計算機領域的博士學位。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烤貓接觸到了比特幣,並被中本聰論文中的去中心化思想深深吸引。於是,2012年初,蔣信予在比特幣論壇上申請帳號,以「friedcat」作為自己的ID,與全世界的極客交流理想與看法。久而久之,「friedcat」—烤貓便成了蔣信予的代號。
不知是不是巧合,同年6月,美國蝴蝶實驗室要研發ASIC礦機的消息,不僅改變了張楠賡的命運,也改變了烤貓的命運。更巧的是,他們做了同樣的選擇—研發ASIC礦機,防止比特幣網絡可能出現的壟斷。只不過,張楠賡選擇了退學創業,而烤貓則選擇了休學回國創業。或許正因為他們骨子裡都帶著三分俠氣與熱血,所以日後他們都成就了更偉大的自己。
回國之後,烤貓很快註冊了比特泉公司(Bitfountain),並為籌集礦機量產的預算,借鑒了公司「IPO」上市的模式,發行虛擬股票來換取比特幣,以此籌集資金,為礦機的量產奠定了基礎。
經過半年的研究,2013年初,烤貓成為除張楠賡外,第二個成功研發ASIC礦機的人,並將其命名為「烤貓礦機」。此後,烤貓迅速實現礦機量產,並將部分礦機自行使用,建立了全球首個專業礦場,實現了挖礦的規模化,至此打開了礦圈黃金時代的大門。
隨著烤貓的成功,2013年註定是礦圈神仙打架的一年,資金紛紛開始盯上礦機這門生意,大量礦機品牌出現,如神魚、螞蟻、宙斯、西部等。當時,每隔幾個月,市場上的礦機就會有一次更新換代,一場礦機爭霸的遊戲就此開始。
諷刺的是,最初宣佈要研發ASIC礦機的蝴蝶實驗室,因未能成功研發,錯過了整個時代。反倒是當初夢想屠龍的少年,最終成為了巨龍—烤貓贏得了這場爭霸遊戲的勝利。巔峰時期,烤貓礦機控制了全網約40%的算力,而烤貓公司的虛擬股票,也從最初的0.1枚比特幣暴漲到5枚比特幣。
至此,礦圈成了烤貓的天下,烤貓也登基為王,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礦霸」,開啟了屬於礦圈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