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經濟學家在上週末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稱,到今年年底,美國消費者將更明顯地承受關稅帶來的衝擊。這引發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不滿和抨擊。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建議高盛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解僱撰寫該報告的經濟學家,否則應考慮自行辭職。
高盛經濟學家David Mericle週三在接受採訪時為該行的觀點辯護,並表示不會因特朗普的批評而動搖。重要的是,高盛並不是唯一持有這種觀點的華爾街機構。儘管週二公布的相對溫和的美國7月CPI數據令市場反應積極,但經濟學家們普遍預計,關稅對通脹的最大影響尚未顯現。
通脹將攀升
經濟學家們認為,隨著關稅實施前企業提前準備的庫存逐步消化、有效關稅稅率不斷攀升、以及企業越來越不願意承擔關稅帶來的更高成本,在今年剩餘的時間裡,消費者將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價格上漲的壓力。
摩根大通美國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表示:「關稅可能會使GDP減少1%,並使通脹上升1%至1.5%,其中部分影響已經發生。」「關於關稅成本向消費者價格傳導的程度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為今年的關稅上調幅度遠高於二戰後美國的任何經驗。」
多數人預計,隨著關稅政策逐步明朗化、有效關稅稅率大約升至18%(年初約為3%)並固化,價格將至少穩步攀升,但仍有一些限制因素。瑞銀高級經濟學家Brian Rose指出:「隨著關稅開始傳導至零售價格,核心通脹的下降趨勢似乎被打破。」「我們預計通脹將繼續逐步上行,因為企業會將更高的成本轉嫁出去,但住房通脹的放緩以及日益緊張的消費者支出應能部分抵消關稅的影響。」
沒有人預測通脹會失控,更多是預測出現0.3%-0.5%的環比漲幅。這足以將美聯儲偏好的核心通脹指標推高到3%低至中段的水平。此外,無論通脹加速的程度如何,預計都不會阻止美聯儲在2025年全年都保持觀望的情況下開始降息。經濟學家認為,疲軟的勞動力市場以及通脹上漲屬暫時性的判斷,將為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打開大門。
然而,在短期內,通脹上升可能抑制消費者支出,並在今年餘下時間拖累經濟增長。摩根大通預計,對GDP(其中三分之二來自消費)的衝擊將「略低於1%」。
8月的《藍籌經濟指標》報告——該報告調查了華爾街的主要經濟學家——預計美國今年下半年GDP增速僅為0.85%。但這實際上好於7月的0.75%預測,因為部分最悲觀的預測者調整了看法,認為「關稅的限制性影響預計是暫時的,預計明年的增長將大幅改善」。
未來的擔憂
短期內的擔憂包括8月29日「低價值免稅」關稅豁免的到期,該豁免此前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免稅進入美國。這可能尤其衝擊零售商品。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預計,核心通脹將上升1個百分點,最終在年底達到3.5%。該公司表示:「到目前為止,這一上漲中只有大約四分之一傳導至消費者,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核心商品價格將更快上漲的可能性很高。」
法國巴黎銀行指出,預計價格上漲將超越商品領域,因為近期調查「顯示服務業投入價格存在上行壓力」。該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美聯儲對通脹的主要擔憂,不是具體水平,而是粘性問題。」「7月的CPI數據中,核心服務價格意外強勁,因此並不是令人信服的好消息。」
通脹粘性
此外,所謂通脹「粘性」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克利夫蘭聯儲的「粘性價格CPI」通脹指標(包括房租、外出就餐、保險、家庭用品等項目)顯示穩步上升,目前按三個月年化計算為3.8%,是自2024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食品、能源、汽車零部件等「靈活價格」通脹則低得多。
PNC首席經濟學家Gus Faucher表示:「關稅將在未來幾個月推高通脹。」「隨著7月核心CPI走高,以及企業將更高的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核心PCE通脹在未來幾個月將進一步高於美聯儲目標。」他補充稱,儘管大多數華爾街人士預計降息通道將打開,但即便在勞動力市場走弱的情況下,更高的通脹也可能令決策者產生一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