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衝刺最後100天 怎麼操作?
今年以來,擁抱科技敘事已成為基金經理獲取高收益的關鍵邏輯,而熱門賽道超漲後的劇烈波動也在考驗著投資者。當部分消費基金甚至採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策略,願意承受波動擁抱科技股之際,尤可見低迷的消費仍難成為基金換倉的首選。此時,科技股在硬幣另一面的特質映入眼簾——那些能對抗估值風險卻無須偏離科技敘事的標的,正逐漸成為許多科技基金經理調倉的首選。
隨著寬裕的流動性以及市場風險偏好的支撐,今年主動權益類基金迎來了近三年來最好的業績格局。表現最好的主動權益基金永贏科技智選,在今年前三季度收益率達194.49%;42隻主動權益基金在前三季度內實現業績翻倍;其間收益率在50%以上的主動權益產品突破900隻,佔比近20%。
長城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儲雯玉也認為,場內活躍資金集中追逐那些具有強勁短期催化和高增長彈性的板塊,快速推高板塊熱度,形成「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短期在到達指數高位後,震盪消化的壓力加大,可能出現階段性休整和輪動。後續要關注一些潛在風險,包括科技創新進程受到外部因素干擾,以及國際地緣環境博弈等。
臨時抱佛腳轉向科技、擁抱進攻的基金產品,在未來100天也可能面臨淨值失守壓力。例如,重倉消費股的南華瑞盈混合基金10月10日出現淨值偏離一幕:在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幾乎清一色上漲的情況下,該產品當日淨值走勢卻趨同科技賽道,當日淨值反向暴跌8.4%,成為當日主動權益基金中跌幅最大的產品,一日時間便吞噬這隻消費主題基金大部分年內收益。
前海開源滬港深聚瑞基金經理楊德龍認為,考慮到部分股票短期漲幅較大,一些科技股累積大量獲利盤,或應考慮獲利了結,降低此類品種倉位。美股的大跌對A股、港股接下來一週的走勢存在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