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引領市場,三大指數全線反彈

  • 2025-10-14

 

與今年4月的市場巨震相比,此次美股市場的跌幅更小,反彈也來得更快。隨著市場對貿易摩擦的擔憂緩解,美股三大指數全線反彈。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13日收盤,道指漲1.29%,報46067.58點;納指漲2.21%,報22694.608點;標普500指數漲1.56%,報6654.72點。

中概股漲幅更加突出,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3.21%。熱門中概股普漲,蔚來漲近7%,阿里巴巴、京東漲超4%,小鵬汽車、百度漲超3%。

科技股再度引領市場

在OpenAI宣佈與博通達成合作,聯合生產其首款自主設計的人工智慧處理器後,AI相關科技股成為週一反彈行情的最大贏家。

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10吉瓦規模的定制AI晶片和網路系統機架。OpenAI將主導晶片和系統設計,博通負責聯合開發和部署。兩家公司將在2026年下半年開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

對於市場上的「AI投資泡沫」擔憂,OpenAI總裁布洛克曼表示,這點晶片根本不夠,僅憑10吉瓦的算力並不足以支撐OpenAI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願景,這不過是「九牛一毛」。

CFRA Research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表示,AI依然是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投資者逢低買入並不令人意外。但他也提醒,貿易爭端尚未解決,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

AI熱潮也是推動本輪牛市的關鍵力量。2022年10月12日標普500指數觸底後開啟了本輪牛市,迄今的漲幅已超過80%,市值增長了驚人的30萬億美元。據CFRA Research數據,標普500指數過去12個月超過10%的漲幅是過往牛市第三年平均漲幅的兩倍。

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指出,二戰以來的13輪美股牛市中,有7輪持續至第四年,平均累計漲幅為88%。而本輪牛市僅用三年便基本達成此目標,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達到25倍,創下了牛市第三年的歷史最高紀錄。

大漲或難以為繼?

在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處於高位之際,需要警惕的是,一個關鍵風險是本輪市場上漲的集中度過高。過去三年間,美國科技巨頭持續引領著美股漲勢,輝達股價飆升近1500%,Meta 漲幅超450%,但其他多數股票表現滯後。

隨著股票估值逼近歷史高位,部分投資者正考慮是否應削減股票配置。

Stovall分析稱,2026年美股可能面臨嚴峻考驗,原因在於估值過高、關稅與經濟憂慮,疊加明年適逢美國中期選舉年,政策不確定性通常會加劇市場波動。另一方面,歷史經驗表明,當前市場尚未嚴重超前,也未註定崩盤,只是意味著漲幅亟需回歸合理區間。

支撐股市與實體經濟的核心動力在於:人工智慧及支撐雲計算所需的資料中心的創紀錄投資。與此同時,目前企業透過短期增加庫存、接受利潤率下降而非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來應對關稅擾動。

對此,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非駐場高級研究員Karen Dynan表示,這種韌性雖然值得歡迎,但不可持續,我們料將看到經濟增速放緩。

經濟走向正是決定牛市能否繼續的關鍵。牛津經濟研究院建模顯示,如果美國科技行業放緩,全球最大經濟體將逐步走向衰退,2026年全球增長率將從基準值2.5%降至2%,且可能面臨更嚴重衝擊。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