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AI如何驅動商業?這三個核心預判值得一看
「時至今日,當我們談論生成式AI時,已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技術概念,它已經變成了一個正在深刻定義未來商業邏輯的驅動型力量。」對於未來AI驅動商業的前景,江立勤分享他的三個核心預判。
第一、AI將從企業的效率工具逐漸提升為機制體系的核心。
目前生成式AI已經開始以賦能者的角色滲透到千行百業的多場景中,但大多數的企業仍將AI定位為效率提升工具,這只是AI商業化的前奏。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領先企業將完成從「+AI」到AI原生的根本性轉變,將AI深度嵌入到企業戰略、組織流程、產品研發乃至企業文化中,成為機制體系的核心。未來的商業決策,將不再僅僅依賴於高管的經驗和直覺,而是基於AI提供的、貫穿全價值鏈的實時洞察和預測。企業的運營模式也將從「流程驅動」轉向「數智驅動」。
第二、「人機共生」將成為未來工作方式的主流,重塑人才定義。
未來市場的贏家將是能實現最高效「人機共生」的企業。這類企業可以將人類的策略性思考、創造力、同理心與AI的計算能力、分析預測能力和知識整合能力完美結合。而具備「AI素養」的複合型人才將成為未來就業市場中的翹楚。這類人才一方面能夠理解AI原理、能與AI協作、能解讀AI結果,例如Agent編排工程師、數據倫理轉譯師、AI行為分析師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備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和數據思維。企業需要釐清新型人才畫像,重塑崗位職責,並通過體系化培養與項目實戰,加速員工從了解到善用AI的轉變。
第三、隨著AI技術的不斷迭代,如何贏得多方信任將成為企業最寶貴的商業資產。
這份信任是多維度的,其中包括來自客戶的信任,企業是否會負責任地使用他們的數據;來自員工的信任,大規模的AI應用是為了更好地賦能員工而非崗位替代;來自監管的信任,企業所部署的AI系統和數據搜集是否是公平、透明、可解釋且風險可控的;以及來自社會公眾的信任,企業在使用AI時是否是負責任且堅守道德和倫理標準的。因此,開展數據治理和建立隱私保護體系、確保算法的公平與可解釋性、構建負責任的AI治理框架,這些目前看來仍是企業成本項的投入,在未來將成為企業品牌形象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