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套利,是指投資者可以在一級市場通過指定的ETF交易商向基金管理公司用一籃子股票組合申購ETF份額或把ETF份額贖回成一籃子股票組合,同時又可以在二級市場上以市場價格買賣ETF。
假設在某個時段中,某隻ETF成分股暴跌,使得該ETF的淨值迅速走低,但該ETF的市場價格未能及時跟上,兩者短暫地出現了一個價差,這時就可以選擇買入ETF一籃子股票組合申購成ETF(以淨值計價),然後將ETF在二級市場上出售(以市場價格計價),從而實現低買高賣,獲取價差。
一切要從ETF套利交易開始說起。這項交易模式在國內券商中比較普遍,甚至大型的私募基金也在做這種交易。
ETF套利交易原理通俗地說,就是一價原則,同一件產品在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價格,通過利用這些價差來獲得盈利。比如上證50ETF對應的是上證50指數(1594.903, -6.48, -0.40%)成份股所組成的一攬子股票組合,組合中各只成份股權重不同,而不同的權重造成了一個兌換比例,投資者可以通過這種比例獲得ETF份額,同時這些ETF份額也可以像股票一樣在二級市場上交易。
於是ETF套利就有兩種交易順序,一種是從股票二級市場購入一攬子股票,按照一定比例兌換成ETF份額,然後在ETF二級市場上賣出份額,這樣的前提是一攬子股票價格比ETF價格低,所謂溢價;另一種則剛好相反,從ETF二級市場買入份額,按照一定比例兌換成一攬子股票,再拿到股票二級市場賣出,這樣的前提是ETF價格低於一攬子股票價格,所謂折價。
以光大證券操作ETF套利為例,8月16日上午,套利交易指令已經成交了72.7億元股票,這說明光大證券正在實行溢價套利,希望用一攬子股票組合兌換ETF份額,並賣出ETF份額。
該公司公告稱,捅婁子的策略投資部在當天賣出了18.5億元的50ETF、180ETF,如此計算尚有近54億元的誤操作股票沒有處理,按照上述套利原則,這有可能是當日的溢價套利空間已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