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穩定幣的鼻祖當屬AMPL(Ampleforth),也是第一代算法穩定幣。在AMPL爆火之後有大量的仿盤,在其基礎上修改了錨定對象,調整週期或者進行了其他微創新。諸如,RMPL、XMPL、TMPL、REBASE、xBTC、sBTC等。
之後,又出現了ESD、Basis Cash等二代算法穩定幣。它們參考了之前富有盛名的Basecoin的設計,並結合了流動性挖礦和彈性穩定幣的經驗,從而設計出新的穩定幣機制。
AMPL模式
作為初代算法穩定幣,AMPL模式是比較簡單粗暴的彈性穩定幣:通過增加或減少用戶持有代幣的數量,使目標價格維持在 1 美元左右。這種通過調整供應來保證代幣價格穩定的機制就是rebase。AMPL具體操作就是每日總量調整:
-
若 AMPL 交易價格高於目標價 5% 以上,則 Rebase 後錢包內 AMPL 持有量增加;(總量變多)
-
若 AMPL 交易價格介於目標價-5% 到+5% 之間,則當日不進行 Rebase;
-
若 AMPL 交易價格低於目標價-5% 以下,則 Rebase 後錢包內 AMPL 持有量減少。(總量變少)
可以簡單理解:當穩定幣價格高於 1 美元,會給用戶地址空投更多穩定幣。而當穩定幣價格低於 1 美元,會自動蒸發部分穩定幣。假如目前穩定幣的價格跌到 0.5 美元,那麼所有擁有該穩定幣的地址會減少一半,物以稀為貴,直到穩定幣的價格回到 1 美元。
但這種模式也有弊端,單一彈性機制調控難以完備。例如,當初你以100美元一個的價格買了10個算法穩定幣,然後目標價格是要穩定在10美元,但投資熱潮所帶來的的買入情緒會將價格推至更高,同時算法穩定幣的機制會增加總供應量來試圖穩定價格,這樣一來用戶手裡的算法穩定幣就會比10個更多,而且價格是當前上漲完的價格,在供給調控完全生效前,你手裡的錢是不止100美元的。
同樣的虧損的後果也可能會因此被放大。在AMPL的rebase機制中,當代幣價格低於錨定價格時,人們會產生較大的心理恐慌,即便是用戶知道其擁有代幣的比例是不變的,但是看到錢包裡的代幣價格在下跌,同時數量也在減少時會導致一些用戶拋售,從而進一步導致價格下跌,錢包的代幣數量進一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