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將成為大規模智能體交互系統平台

  • 2025-08-12


6G將成為大規模智能體交互系統平台


  8月11日,2025國際通信大會(ICCC)在滬舉辦。通信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大會上分享最新成果,並對6G未來做出展望。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分享未來通信技術的展望與實踐,他介紹了一種具備內生智能與原生簡潔固有特性的智簡無線網絡,以應對傳統網絡在可擴展性、適應性和靈活性方面面臨的巨大挑戰。基於原生的認知與學習能力,將通信系統從被動的數據管道演進為主動的智能體,從而推動各行各業的廣泛數字化轉型。

  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教授Gerhard P. Fettweis前瞻性地探討如何實現6G——既將其視為一個技術里程碑,也視為社會和商業的賦能者。在他的願景中,6G不僅被視為一項技術成就,更是構建賦能個人、保護隱私並為社會帶來切實利益的系統的基礎。

  華為技術(加拿大)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朱佩英介紹了一個以感知輔助人工智能(AI)為核心的6G-ISAC框架。在該框架下,無線電網絡能夠動態構建物理世界模型,以支持具身智能。通過融合感知與智能,無論是骨幹節點還是AI設備,都能進化為具身智能體——即能在現實環境中感知、適應並行動的系統。這種融合將為類機器人化的服務與應用開啟了一個全新領域,使6G成為大規模智能交互系統的平台。

  特邀報告環節,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Tony Q.S. Quek教授重點探討了6G中的AI原生網絡設計,香港城市大學方玉光教授分享了關於盤活網絡資源,服務智慧城市與低空經濟的見解。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