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強化加密市場監管:禁止與非歐盟交易所共享訂單簿,以推動監管統一

  • 2025-11-13

 

歐洲證券與市場管理局(ESMA)正積極推動對歐盟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條例(MiCA)的進一步收緊,旨在實現更嚴格的監管集中化和執行一致性。這一舉措源於歐盟內部對加密市場風險控制的迫切需求,尤其是法國金融監管局(AMF)等多國監管機構的聯合呼籲,要求在MiCA框架中明確界定交易與執行活動的屬地原則。具體而言,這些活動——包括本地訂單簿的運營——必須設立於歐盟境內,並接受本地監管機構的全面監督。ESMA的這一動向可能直接導致歐盟加密平台被禁止與非歐盟、非MiCA監管的交易所共享訂單簿,從而確保監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這一潛在的禁令不僅反映了歐盟在加密領域強化自主監管的決心,還可能對全球加密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ESMA的舉措標誌著歐盟在加密資產監管上從框架制定轉向深度執行的過渡。MiCA自提出以來,就被視為全球加密監管的里程碑,旨在為歐盟成員國提供一個統一的法律基礎,以應對加密資產的快速增長和潛在風險。然而,隨著市場的演化,監管漏洞逐漸顯現,特別是跨境活動中的秩序維護問題。例如,訂單簿作為加密交易的核心組成部分,記錄了買賣訂單的詳細信息,其共享機制原本旨在提升市場流動性和效率。但如果訂單簿涉及非歐盟交易所,且這些平台不受MiCA監管,就可能引發監管套利、數據安全風險和投資者保護不足等問題。ESMA因此希望通過集中化管理,強制要求此類關鍵活動本土化,從而堵塞潛在漏洞,確保所有交易在歐盟法律框架下透明運行。

其次,法國AMF等監管機構的呼籲突顯了歐盟內部對監管一致性的高度重視。在當前的加密市場中,許多歐盟平台通過與外部交易所共享訂單簿,來擴大其交易對和流動性池,但這可能導致監管標準的不匹配。例如,非歐盟交易所可能遵循更寬鬆的規則,在反洗錢(AML)、市場操縱防範或數據隱私方面達不到歐盟的嚴格要求。這種差異不僅威脅到歐盟投資者的權益,還可能削弱MiCA的整體效力。通過將交易執行活動限制在歐盟境內,監管機構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實地檢查、數據監控和應急響應,從而構建一個更安全的加密生態系統。此外,這一變化可能鼓勵歐盟內部創新和競爭,因為本地平台將不得不加強自身基礎設施,以替代原有的跨境合作。

然而,這一潛在的禁令也引發了業內的廣泛討論和擔憂。一方面,支持者認為,它能有效防止監管碎片化,提升市場誠信度。例如,在2022年FTX等全球加密交易所崩潰後,歐盟更加警惕外部風險,本土化監管被視為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關鍵手段。另一方面,批評者則指出,過度限制可能抑制市場的全球互聯性,導致流動性下降、交易成本上升,進而影響歐盟加密產業的競爭力。尤其對中小型平台來說,失去與非歐盟交易所的合作機會,可能迫使它們投入更多資源來構建獨立的訂單簿系統,這在短期內可能增加運營負擔。

從更廣闊的視角看,ESMA的這一政策調整不僅是技術性的監管修補,更是歐盟在數字主權戰略下的重要一步。隨著加密資產日益融入主流金融,歐盟正通過類似MiCA的法規,試圖在創新促進和風險防控間取得平衡。如果這一禁令最終落地,它可能推動其他地區效仿,形成更區域化的監管模式,從而重塑全球加密市場的運作方式。同時,這也提醒市場參與者,包括交易所和投資者,需提前適應監管趨嚴的環境,重視合規性和本地化佈局。

總之,ESMA擬議的收緊MiCA監管措施,特別是可能禁止與非歐盟交易所共享訂單簿,體現了歐盟在加密領域的監管深化和統一努力。儘管這一變化可能帶來短期挑戰,但從長遠看,它有望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和透明度,為歐盟加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隨著ESMA在後續磋商中收集反饋,這一政策的最終形態將成為全球加密監管演進的風向標。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