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週期理論的結論以及例證內容分享

  • 2025-07-16

做中長線投資時,投資者一定要懂得遵循反週期理論。那究竟反週期理論是怎樣的結論?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舉例證明?如果您對此感興趣的話,今天就來學習反週期理論的相關內容吧。  

 

反週期理論的應用,當然需要我們回顧以往的市場走勢才能得到一些非常明顯的案例。如果大家回顧最近10年美國市場典型週期類行業股票的走勢與估值水平,就可以得出反週期理論的相關結論,具體如下。  

 

**結論一:** 對於週期性股的估值基礎是淨資產而不是每股收益。週期性行業市淨率的波動率明顯小於市盈率的波動率,顯示市淨率估值在週期性行業中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結論二:** 市淨率比率水平不超過1的現象在週期類行業內相當明顯;此外,從收益與股價的關係來看,股票價格領先於收益指數6至12個月的時間。從這個量性分析可以簡單看出,反週期理論的運用就是先於收益趨勢買賣股票。  

 

我們可以通過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來進行分析。首先回顧一下石油行業的整個週期:在20世紀的大多數年份中,通過產量和價格控制,美國工業價格一直受到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2000年價格調整的原油平均價格為19.61美元/桶,同期以2000年價格計算的美國國內原油價格中位數為15.25美元/桶。這意味著在1947-2003年期間,只有一半的時間油價超過15.25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OPEC一籃子油價採用22-28美元的波動區間之前,只有在發生戰爭和地區衝突時油價才超過22美元。  

 

國際油價自2000年開始回升,尤其是「9·11」事件後,國際油價迅速攀升。歐佩克一籃子原油價格由2003年的28美元上漲至2005年的51美元,2006年已突破75美元。  

 

再看中國石油的H股股價:2000年4月12日以1.28港元開盤,至2003年間長期在1-2港元間徘徊,最高也只衝到2.125港元。2003年1月開始股價啟動,2006年6月達到最高價9港元左右,累計漲幅接近8倍。時間上基本與油價走勢一致,而它的收益是從2001年才開始體現向好。  

 

由於政治經濟等影響油價上升的複雜因素逐步趨緩,油價將進入熊市。對比油價牛市初期的起點價格22美元/桶,說油價已經調整到位還為時過早。根據反週期的選股策略,因原油價格下跌而受益的諸多行業,它們的行情可能才剛剛起步。  

 

反週期理論的內容就為大家講解到這裡,所以投資者應立足股票基本面選股,力爭做完整個價格波動週期。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