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發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新股破發?
許多投資者都遇到過新股中籤後大漲的情況,但與此相對的還有一種情況是新股會破發。
破發就是指股票發行上市(IPO)當日就跌破發行價。如果發生破發的情況,那麼在一級市場申購中籤的股民就可能剛開始就賠錢了。假設股票A上市的發行價格定為100元,如果發行第一天的股價最終低於100元,就構成破發。
那麼,通常為什麼新股會破發呢?
1、一般上市公司新股上市前,發行承銷商都會根據公司上市前的財報給出一個估值範圍,最後由發行承銷商和企業決定發行價格,如果發行價格過高,說明估值過高。那麼該公司上市就存在溢價,股民擔心該股票被高估,上市首日就會賣出,從而可能就導致股價破發。
2、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便是市場低迷。在熊市階段,新股破發的機率會比較高,市場的低迷讓投資者失去投資信心,從而可能導致新股破發。
為什麼破發頻繁?打新賺錢一去不復返?
隨著註冊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完全市場化,破發並不奇怪。自2022年起,新股首日破發情況頻繁,過去打新賺錢的美差事可能一去不復返了。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共有173隻個股發行上市。其中,有36隻新股上市首日即破發,佔比達到了21%,其中有18隻新股上市首日跌幅超10%。跌幅最大的是DF碳素和TT車業,上市首日股價分別下跌21.67%和20.14%。
由於少數詢價機構定價可能不審慎,給出過高的定價,導致新股發行市盈率大幅偏離正常值,公司的發行價格高於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這樣的新股一旦上市,破發就是必然,吃虧的可能就是那些中籤的股民和上市首日高位接盤的投資者。
所以,當對新股的要求越來越低,註冊制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時候,新股賺錢可能會越來越難,你能賺到的錢也會越來越少。投資者要做到主動規避破發風險,對於新股發行時市盈率過高或者定價過高的新股,要有所警惕,寧可錯過也不要踩雷,不要盲目打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