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乾貨——什麼是定向增發

  • 2025-07-16


股票乾貨——什麼是定向增發

大家好,今天來講講定向增發。經常會有投資者問增發怎麼看、增發怎麼樣,首先得了解定向增發是什麼。定向增發就像我之前講的可轉債一樣,其實是再融資的一種手段。再融資分為剛上市的IPO(這是先有資格後圈錢的籌碼),之後還有三種手段:

  1. 配股:這是最坑的,只要看到這個,次日基本上逃不過-5%甚至跌停的命運。

  2. 可轉債:現在最吃香,只要公司宣佈發可轉債,第二天一定有拉升的機會。

  3. 定向增發:由於增發金額較大,甚至可能超過IPO的融資規模。市場上IPO不可怕,可怕的是IPO後的解禁、定向增發、配股和可轉債,所以我們常說「定增猛於虎」。

定向增發的定義

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行為。證監會規定:

  • 參與人數不得超過35人。

  • 發行價不得低於市價的80%(以前20個交易日為基準)。

  • 發行結束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防止短期套利)。

  •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及引入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18個月內不得轉讓。

如果控股股東參與定向增發,通常是利好,因為他們敢鎖定18個月,代表對公司未來有信心。反之,如果控股股東不參與,只讓別人掏錢,可能偏利空,但這不是絕對的。

定向增發的風險

定向增發並非穩賺不賠,尤其是在熊市時,即使發行價打8折,6個月後股價可能更低。例如:

  • 定增基準價10元,發行價8元,但6個月後股價跌到6元,參與者就虧了。

  • 半年的鎖定期風險很高,市場波動可能讓20%的安全墊不夠用。

對短線投資者來說,鎖半年簡直要命,所以定向增發更適合長期資金或機構投資者。

定增資金的用途

  1. 補充流動資金(公司缺錢)。

  2. 收購資產(為了講更大的故事,賺更多錢)。

定增對股價的影響

定向增發本身是中性的,關鍵看:

  1. 收購的資產是否優質(例如收購白酒、新能源等熱門資產,可能利好)。

  2. 是否稀釋每股收益(例如公司原本賺10億,股本10億,每股收益1元;定增5億股後,淨利潤不變,每股收益降至0.67元,可能利空)。

  3. 大股東是否參與(如果大股東全額認購,代表信心足,可能是利好)。

如果定增裝進的是垃圾資產,或者涉嫌利益輸送,市場會用腳投票,次日可能直接跌停。

定增的賺錢邏輯

歷史上賺錢的定增案例(如寧德時代、恩捷股份)都是因為站在風口。但大多數定增並非穩賺,關鍵還是看行業趨勢和公司質地。

總結

  • 定向增發不是絕對利好或利空,要辯證看待。

  • 重點關注:裝入的資產質量大股東是否參與

  • 對散戶來說,不要盲目參與定增,尤其是鎖定期長的項目。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