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能否再現大牛行情?

  • 2025-07-18


供給側改革:能否再現大牛行情?

 

一、2015年供給側改革為什麼會出現超級大牛股
十年前的供給側改革,牛股太多:
2015年提出供給側去產能時,水泥價格是下跌的。真正水泥價格上漲是在2016到2017年。究竟是供給側改革去掉了過剩產能?還是這些過剩產能本來就會因市場價格下跌自然關閉?是行政命令關停還是市場自發行為?

220元一噸的水泥,基本上大量水泥企業會倒閉,不需要供給側改革也會關門。只要價格夠低,過剩產能就一定會被淘汰的話,那麼有沒有供給側改革,過剩產能都會被淘汰。到底供給側改革是過剩產能關停的必要條件?還是價格足夠低才是產能退出的必要條件?

關停產能有沒有供給側改革無所謂,但價格夠低一定會倒閉,企業撐不住自然會關。另一個問題是,淘汰過剩產能後,產品價格一定會上漲嗎?進而導致公司業績大增,股價大漲?


二、去產能跟業績好關係不大

2017年後水泥價格大漲,是因為棚改政策、房地產復甦導致商品房銷售火爆,才讓水泥價格從200多漲到400,並多年穩定在400—500。水泥股業績大增,才帶動股價大漲。也就是說,去產能一定是價格大跌導致企業嚴重虧損引發。價格大漲一定是需求大增,如果沒有需求大增,去產能後產品價格也只能回到盈虧平衡點。


三、去產能能穩住價格,需求大增才能帶來價格大漲

當前背景下,很多光伏企業虧損嚴重,產能一定會被市場淘汰,有沒有供給側改革都會去產能。鋼鐵在盈虧平衡點附近,去產能難度大;豬肉價格略虧,去產能難度極大(去年大賺,企業還有錢);水泥價格仍在320左右,不少企業盈利不錯,那如何去產能?

豬肉行業是民營企業為主,無法命令民企去產能。鋼鐵以央企和地方國企為主,可以行政命令去產能,但如果沒有房地產復甦,鋼鐵水泥價格如何復甦?


總結:本輪供給側改革只能去除過剩產能,最大效果是穩住價格,減少企業虧損。如果產品價格(如水泥、煤炭)仍有較大利潤,去產能將非常困難!

上次供給側改革,產品價格跌到企業不敢生產,去產能是市場自發的。隨後遇到棚改帶來的巨大房地產需求(2018—2020房價漲一倍),上游原材料價格自然暴漲。

這次房地產何時復甦?產品價格何時反彈?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