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和以太經典是源自同一平台的兩個獨立區塊鏈。
以太經典堅持原始以太坊區塊鏈的原則,而以太坊則經歷了變革。
這兩個平台在市場價值、共識機制和設計理念上有所不同。
以太坊與以太經典的起源
以太坊和以太經典擁有共同的起源。兩者原本都屬於以太坊平台——一個基於區塊鏈、開源且去中心化的網絡,用於構建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s)。兩者的分裂發生在2016年一個重大事件之後,即「The DAO黑客事件」。
The DAO是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曾是加密貨幣歷史上著名的眾籌活動,籌集了大量以太幣。然而,由於The DAO代碼中的漏洞導致黑客攻擊,造成約360萬以太幣(當時價值約5000萬美元)的損失。
這一事件引發了以太坊區塊鏈的硬分叉。新的鏈回滾到了The DAO攻擊前的狀態,並命名為以太坊(ETH)。而原始未分叉的以太坊網絡則更名為以太經典(ETC)。
以太經典:堅守原始原則
以太經典(ETC)是2015年建立的原始以太坊平台的延續。它堅持「代碼即法律」的理念,意味著去中心化網絡的規則僅通過其底層代碼執行。這一原則被視為去中心化系統的必要組成部分。
以太經典擁有自己的原生代幣ETC,其貨幣政策設定供應上限約為2.107億ETC。它仍保持原始的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
以太坊:新的方向
另一方面,以太坊(ETH)自硬分叉後經歷了變革。它擁有自己的原生代幣ETH,且與以太經典不同,其供應量沒有固定上限。以太坊還從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轉向了一種新系統——權益證明(PoS)。
以太坊是市場上的大型區塊鏈,支持廣泛的應用,包括金融服務、遊戲和NFT。
以太坊與以太經典的選擇
雖然以太坊可能是某些人的選擇,但以太坊和以太經典各自擁有獨特的特點和定位,以滿足市場中的特定需求和使用場景。以太經典堅持以太坊平台的原始原則,而以太坊則為適應市場需求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