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寬基指數為何受青睞?(中)

  • 2025-07-23

 

市值特點連連看

若將這四隻寬基指數按照平均市值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中證A50指數、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

與指數定位相對應,中證A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具有較強的市場代表性。

其中,中證A50指數超大盤風格突出,成份股平均市值達2538億元,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成份股權重佔89%,超過500億元的成份股權重佔98%;滬深300指數偏向大盤風格,成份股平均市值為1339億元,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成份股權重佔68%,超過500億元的成份股權重佔91%。

相比之下,創業板指數和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整體偏向大中盤風格。

具體來看,創業板指數成份股平均市值為474億,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成份股權重佔51%,超過500億元的成份股權重佔60%;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成份股平均市值為438億元,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成份股權重佔25%,這一比例約為創業板指數的一半;市值超過500億元的成份股權重佔58%,與創業板指數相當。

行業分佈大比拼

整體而言,滬深300指數和中證A50指數跨滬深兩市,覆蓋了絕大部分申萬一級行業,行業分佈較為均衡。

而創業板指數和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都是單市場指數,其行業分佈自帶板塊「烙印」。創業板指數新興產業佔比高、成長創新突出,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的行業分佈聚焦科技前沿發展方向,「硬科技」底色足。

具體從權重行業分佈來看,滬深300指數的前三大權重行業為銀行、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合計佔比33%;而中證A50指數的前三大權重行業為食品飲料、電力設備、醫藥生物,合計佔比32%。其中,銀行在滬深300指數中佔比約13%,是中證A50指數的2倍。

具體從權重行業分佈來看,創業板主要服務於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創業板指數的前三大權重行業為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合計佔比60%。

科創板是科技創新型企業聚集地,「硬科技」特色突出。這一點也體現在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的行業分佈上,前三大權重行業分別為電子、電力設備、醫藥生物,合計佔比77%,其中半導體佔比較高,集中度相對創業板指數更高。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