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創業板,這三隻指數有何不同?

  • 2025-07-23

 

創業板重點服務於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突出「優創新、高成長」特色,已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地,涵蓋了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創新能力突出的高新技術企業。

那麼,同屬創業板指數體系的創業板指、創業板中盤200指數和創業板成長指數,有何區別和特點?本文將為大家詳細解析。

指數定位有何差異?

創業板指數聚焦的是創業板中的大市值股票,選樣時在剔除成交額後10%的股票後,選取總市值排在前100名的構成指數樣本。

而創業板中盤200指數聚焦的是創業板中等市值的股票,在選樣時會剔除成交額排在后10%的股票,以及創業板指樣本股、總市值排在前70名的股票,然後選取總市值排在前200名的股票構成指數樣本。

因此,在定位上創業板指數和創業板中盤200指數形成了明顯的市值規模分層,具有一定的互補性。

與前面兩隻指數都是規模指數不同,創業板成長指數是一隻風格策略指數,它聚焦的是創業板中成長風格突出的股票。

在選樣時,創業板成長指數會按照創業板「三創」「四新」板塊定位,剔除負面清單行業,以及日均成交金額排在後30%的股票,然後根據業績增長、預期盈利兩個維度,共計四個成長因子計算綜合得分,從而選出創業板中成長風格突出、業績增長較高、預期盈利較好、流動性好的50隻股票。

市值規模形成分層

從市值分佈來看,與指數定位相對應,創業板指數偏向大中盤風格,創業板中盤200指數中小盤風格突出。

行業分佈連連看

創業板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其板塊定位決定了這三隻創業板系列指數具有新興產業佔比高、成長創新突出的特徵,聚焦服務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

整體來看,創業板指數的行業分佈最為集中,以新能源為主的電力設備行業佔比超三成,其次是醫藥生物、佔比18%;受創業板權重行業的業績增長與預期情況影響,創業板成長指數的行業構成與創業板指有些相似,前兩大權重行業也是電力設備和醫藥生物,分別佔比25%和22%。

而創業板中盤200指數的行業分佈在這三隻指數中相對均衡,而且覆蓋行業數量最多,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這前三大成份行業的權重都較為接近、合計佔比過半。

具體而言,與創業板指數相比,創業板中盤200指數多覆蓋了汽車、建築裝飾、商貿零售、家用電器、公用事業、建築材料、石油石化7個行業;創業板成長指數相比創業板指數則沒有覆蓋環保、紡織服飾、有色金屬三個行業。

指數權重股有哪些?

再進一步從成份股構成來看,由於編制定位差異,創業板指數與創業板中盤200指數成份股沒有重合;而創業板成長指數的50隻成份股中,44隻與創業板指數的成份股重合,5隻與創業板中盤200指數的成份股重合。

此外,創業板指數與創業板成長指數個股集中度較高,均有權重超過10%的成份股,且前十大成份股合計權重均佔比過半;而成份股數量最多的創業板中盤200指數,個股權重也相應較為分散,單隻成份股權重均在2%以下。

創業板突出的成長創新特徵,也使得這三隻指數成份股都呈現出較高的業績增長潛力。

綜合來看,創業板這三隻指數有所差異、互為補充,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情況,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指數相關特徵、估值水平等基礎上理性判斷,選擇配置其中一隻或者多隻指數。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