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區塊鏈革命」

  • 2025-07-24

 

2015年6月,隨著以太坊的誕生,打破了區塊鏈只能應用於數位貨幣的思維怪圈。但早期的以太坊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第一版本並不穩定,導致很多在《以太坊白皮書》中提到的理念並沒有辦法實現。

直到2016年5月14日,以太坊第二階段「家園」版本的正式推出,才徹底解決了穩定性的問題,吸引了大量的開發者進來,建設以太坊的智能合約生態。至此,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公鏈力量逐漸走向了舞台的C位。

此外,這一年7月20日,比特幣迎來第二次挖礦減半,挖礦獎勵由25個比特幣降至12.5比特幣,一場比特幣歷史上最大的牛市如期而至。隨著價格上漲的推波助瀾,終於,社會的主流機構們發現了區塊鏈的力量,一場區塊鏈革命,悄然而至。

2017年,以太坊生態初見成效,上千開發者的產品、專案基於以太坊的底層基礎進行設計,其去中心化應用涵蓋的領域包括眾籌、物聯網、博彩、社交網絡、保險、數據存儲、錢包、去中心化交易等等。大家意識到,原來區塊鏈不是只能應用在數位貨幣上,而是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區塊鏈技術的想像空間,足以顛覆現有的互聯網世界。

於是,國外的各大銀行紛紛開始嘗試,在以太坊的公鏈中,開發智能合約來解決金融服務的信任問題。而國內也沒閒著,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先後和金融科技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建立實驗室以研發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招商、民生等股份制銀行則更進一步,選擇在跨境支付結算以及票據等方向,嘗試和區塊鏈結合,研發落地的應用。

此外,騰訊、百度、阿里等大公司也開始布局區塊鏈方面的業務,螞蟻金服、百度金融、京東金融嘗試通過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以及資產證券化等領域進行改造。
至於區塊鏈行業的傳統力量,則走出了小蟻、量子等明星公鏈,希望可以超越以太坊,打開區塊鏈3.0的大門。

一時間,主流的科技媒體,都在討論區塊鏈方面的內容,希望區塊鏈可以給現有的互聯網世界帶來一場革命,打造出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網絡,孕育出下一個BAT級別的公司。

到了2017年底,這場革命達到高潮,比特幣的市值突破了2萬億人民幣,達到接近2萬美元一枚的程度。

2018年1月,真格基金的創始人徐小平老師,曾在內部群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這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它對傳統的顛覆,將會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更加迅猛徹底。」

但是正如2000年的互聯網一樣,偉大事物在到來之前,總要經歷一個「興起——泡沫——去泡沫——落地——繁榮」的歷程,區塊鏈也不例外。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