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的權重股及其集中度,也是觀察指數之間差異特點的重要角度之一。
從成份股數量與集中度來看,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成份股數量最少、為25只,前十大成份股合計占比約7成,集中度較高;而其餘三隻指數成份股數量均為50只,前十大成份股合計權重均不到60%。
從三隻A股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來看,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與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共有3只重合個股,其中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股均為恒瑞醫藥,占比分別為17%、12%。
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與中證醫療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重合數量為4只,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與中證醫療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重合數量為2只。
其中,藥明康德是這三隻A股指數前十大成份股中唯一共同的個股,且占比均在7%左右。
而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與三隻A股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完全不重合,該指數覆蓋了眾多在港上市的創新藥龍頭,如百濟神州、石藥集團、信達生物、藥明生物等。
需求增長釋放業績潛力
展望未來,在老齡化、居民疾病譜變化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很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醫藥衛生行業相關企業有望在業績端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招商證券數據,近三年,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成份股淨利潤復合增速高達45%,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和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成份股淨利潤復合增速約為10%,而中證醫療指數成份股淨利潤復合增速約為5%。
2024年,這四隻指數成份股也有望取得較好的業績表現。其中,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成份股淨利潤增長最快、增速達43%;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和中證醫療指數成份股淨利潤增速均在20%左右;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成份股淨利潤增速超10%。
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指數基本特徵、估值水平的基礎上理性判斷,選擇配置一隻或者多隻相關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