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存在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現象。其名稱源自《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具體出自《新約·馬太福音》的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無獨有偶,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七章也有類似表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馬太效應很容易解釋:資源或資本會向報酬率高的地方匯聚。進一步說,越稀缺的資源價格越高,財富自然會流向這些稀缺資源。
例子
-
國家層面:核心城市房產
一國的房產哪裡最貴?答案是核心城市。什麼是核心城市?例如:-
北京是首都、文化中心、政治中心;
-
上海是金融中心;
-
廣州是商貿中心(千年商都),近年因阿里巴巴崛起,杭州也成為商貿中心的有力競爭者;
-
深圳則是科技創新中心。
這些城市之所以成為核心,是因為某類資源在此集中。
-
-
城市層面:核心地段房產
一城的房產哪裡最貴?答案是核心地段。核心地段的支撐因素主要有兩個:-
好的配套(如交通、醫療、學位);
-
好的景觀(如江景、公園)。
例如,地鐵口的房子因交通便利而升值,名校或商圈周邊的房價也更高。這些都是資源堆積的結果。
-
馬太效應的體現
資源向核心區域匯集,意味著:
-
在價格普遍下跌時,核心區域房價更抗跌;
-
在價格普遍上漲時,核心區域房價漲幅更大。
因此,最保值且最具增值潛力的房產,顯然位於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從置換角度來看,應將非核心城市房產置換到核心城市,將非核心地段房產置換到核心地段,這才符合馬太效應背後的經濟規律。對於擁有多套非核心房產的人來說,賣掉並向上置換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