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T場外溢價」是什麼?和加密交易之間有何關聯?

  • 2025-07-09

 

2020年以來,USDT的增發速度遠超往年,推動USDT的市值暴增。截至2022年4月,USDT市值突破827億美元,位列加密市場市值第三名,僅次於比特幣和以太坊,是目前市場份額最大的穩定幣。USDT提供了極強的流動性,其日換手率通常高達200%至500%,日交易額可達五百億至千億美元。
穩定幣USDT作為資金進出加密市場的一個重要橋樑,它的需求變化可以反映投資者對加密市場的關注。而檢測USDT需求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USDT場外溢價」。

什麼是USDT場外溢價?
理論上,USDT價格應等價於美元價格,但實際上,USDT總是高於或者低於美元價格,也就是出現了溢價。USDT場外溢價,即場外盤口價格與美元的比值。一般情況下,價格受供需影響,因此,過度的數字資產購買需求往往會使這一指標高於100%的公允值,也就是正溢價;反之,當加密市場需求低迷時,較低的USDT市場報價會導致該指標出現4%或更高的折扣率,也就是負溢價。可見,USDT的場外交易溢價能夠反映出數字資產的零售購買量,是短期市場資金量和活躍度的一個參考。簡而言之,購買USDT的人越多,USDT價格就越高,就會出現正溢價。反之亦然。

歷史數據顯示,牛市中的USDT場外溢價大都為正溢價,例如,在2017年的牛市中,USDT的場外溢價率一度高達+5.76%,場外資金不斷通過USDT湧入加密市場。而在熊市中,USDT一般為負溢價,例如,2018年10月16日下午1點到下午2點半,USDT兌人民幣從6.70直接跌至6.20,溢價率達-8%。

USDT場外溢價率事關交易成本,如何查看?
當市場行情急劇下行的時候,很多投資者需要將Token兌換成穩定幣或是法幣來避險,這時候主要看需求量變化,USDT可能正溢價也可能轉換成負溢價。

例如2020年的3·12大跌當天,市場陷入極端恐慌,許多人渴望將已持有的各類Token換為穩定幣來對沖,而另一部分場外投資者則急於進場抄底,從而導致了USDT高達14.29%的溢價,同時,當天幾乎所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穩定幣流動性都幾近枯竭。從這個時間節點開始,USDT大量增發,這些幣主要流向了中心化的交易所,當USDT增發的量足夠多的時候,USDT在法幣區開始出現負溢價。
當然,任何指標都不是萬能的,在做投資決策時,還需綜合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基本面、技術指標、經濟形勢、局部戰爭等。

溢價出現後,USDT如何保持幣價穩定?
USDT場外溢價作為一種指標,可以反映市場狀況,同時,作為真實的價格波動,它也會對後市產生影響。USDT正溢價會導致主流幣的價格上升,並且拋售USDT提現的人也會變少,對場內也算是利好;反之,負溢價一般對市場不利,會導致大量資金出逃。

一般而言,USDT出現正溢價和負溢價是很正常的,任何一個正常的市場價格都會出現波動,但作為穩定幣,「穩定」是USDT的第一要義,因此USDT也設計了糾偏機制。

首先,USDT與現實世界中的美元相掛鉤,人們可以使用USDT與美元進行1比1的兌換,因此在出現較大溢價時市場會自發進行套利,直到價格穩定。

並且,Tether公司也會通過調節供給的方式穩定USDT價格:一般在USDT產生正溢價時,都可以觀察到Tether的帳戶中轉出大量的USDT,市場解讀為「增發」,這個增發是事後行為;反之,當USDT負溢價一段時間後,Tether會選擇回收銷毀一部分USDT,保證交易市場的生態平衡。

從2015年至今,USDT已經增發700多億美金,隨之而來的是加密市場的總市值最高達到3萬億美元。USDT的相關動向無疑是市場的一大風向標,值得投資者們隨時關注。

Go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