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的全稱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這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基金,其交易手續與股票完全相同。
既然是指數基金,ETF也是追蹤指數成分股進行投資。ETF管理的資產是一籃子股票組合,這些股票組合通常與某一指數成分股的上市公司股票相同,每隻股票都會購買一部分。ETF基金會公佈投資結構,即買入單一公司股票的比例。ETF的交易價格取決於其擁有的股票組合價值,也就是「單位基金資產淨值」。
運作模式
大致上,基金公司會先購買各種不同的股票(可能是整個指數的股票),組成一個大型基金,然後將這些公司股票平均分成小份,分配給每位購買的基民。基民購買該ETF,就相當於買入了該指數所有的股票。由於ETF通常只追蹤資本市場上的大型指數或藍籌公司,因此收益率相對穩定。
ETF是一種混合型的特殊基金,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點。這並不意味著ETF指數基金可以像開放型基金一樣隨時申購或贖回,而是ETF可以上市交易,並使用一籃子指數成分股來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
由於ETF概念簡單易懂,且投資的是穩定的大型藍籌公司,收益率穩定,因此接受度較高。
ETF同時具備封閉式基金和股票的特點,屬於一種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的封閉式基金。其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為實時顯示的市場價格,可能與ETF的實際淨值有所差異。
ETF的優勢
在美國股市,ETF因其稅收優惠和低費率(更低的交易費用和管理成本)而受到青睞。從1993年到2015年,超過兩萬億資金投入ETF。截至2015年底,ETF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的投資領域,並採用了幾乎所有可能的投資策略。
這裡主要說明ETF的費率優勢。低費率是ETF區別於傳統共同基金並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因素。這種費率優勢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多數ETF是指數基金,以及ETF本身的結構優勢。指數基金的運營相對容易,因為不需要進行股票選擇,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計算機交易。ETF不僅有更低的股東相關費用,而且無需儲備大量現金以防清算和贖回。通常,共同基金的費率在1%到3%之間,而ETF則低於1%。長期來看,這種費用差異會對投資者收益產生明顯影響。